春天有了這口筍,值了
筍子一年四季都有,然而當中卻以冬筍和春筍為上佳。冬筍是埋藏在土里的,立春前還未出土的毛幼筍,內(nèi)里的筍尖顏色不像春筍是綠色的,通體鵝黃。

在中國人吃餐桌上,筍的吃法各異,或炒、或燉、或腌,有些地方還會在筍子上市時制成筍干,在天氣寒冷之時拿來燉肉,各種筍子幾乎都可以拿來做成筍干,有一年冬天之時收到朋友送的筍干,黃褐色的薄片狀,聞著有一種發(fā)酵之后淡淡的特殊滋味,有人形容為“臭”。

有些像螺螄粉里酸筍的味道,但沒有那么強烈。大概是在高溫蒸煮、清水浸泡、切片、自然烘干這樣最樸素的工序下完成的,和陽光交流之后特殊的風味。吃之前,在水里泡上一天,再用開水煮上片刻,變的稍軟之時便可拿來食用,筍干燉五花肉則是冬日里最豐腴濃郁又最鮮美的一道菜,完全不需要雞精、味精這樣的調(diào)味料就已經(jīng)鮮掉眉毛了,在長時間的燉煮下,五花肉中的油脂已經(jīng)完全分解在鍋中,筍干最大程度的吸收了肉類的鮮?;蛘吣脕碜黾t燒肉中的配菜也有別樣的風味。

春筍大概是春天里時令性頗強的一道食材了,黃綠色的細筍就這樣扎成一小捆,買了回去可以涼拌,也可以炒。


涼拌也是一種極好的吃法,筍子洗干凈,稍微汆燙一下,切成段或者細絲,撒些芝麻醬、香油、蒜泥和鹽和蔥花,拌勻,就是一道極美味的下飯菜。脆嫩中又飽含筍特有的清香,五味調(diào)和之下依然有著屬于自己的那份味道,不偏不倚。
竹筍也是上海本幫菜中不可或缺的一味好料,腌篤鮮是春天時餐桌上的一道視聽盛宴。鮮筍、鮮肉、火腿或咸肉的組合讓這道菜無需任何調(diào)味就已經(jīng)鮮的恰到好處了。

不過還有些更清雅的吃法,據(jù)說,加上香油會奪去竹筍的鮮美,而只用開水煮過之后,蘸著少許醬油食用,很有些日式刺身的吃法。

蘇東坡說:“寧可食無肉,不可居無竹。無肉令人瘦,無竹令人俗?!笨梢姽S在古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了。不過如今,趁著筍子上市還是好好享受這來之不易的不時不食。

/
